研学旅行
追溯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红领巾象征着国旗的一角,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革命先烈的流血与牺牲,红领巾是用他们的鲜血染红的。此条路线围绕着抗日战争先烈和抗日战争遗址来教育青少年,时刻谨记抗日先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壹
海空雄鹰团荣誉室
地点:路桥街道人峰社区(原下包村)
公园路778号对面
点位介绍:
海空雄鹰团荣誉室位于路桥街道人峰社区(原下包村)公园路778号对面,建成于1995年12月,占地1800平方米(含小广场),展厅360平方米。分荣誉篇、战史篇、建设篇、发展篇四部分,介绍了“海空雄鹰团”前身部队的赫赫战功,1954年归编海军航空兵管辖后的光辉历史,以及近年来该团全面加强团队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荣誉。
贰
戴大夫故居红色教育基地
地点:路桥区峰江街道蒋僧桥村
点位介绍:
戴大夫故居位于路桥区峰江街道蒋僧桥村,是中共黄岩首届县委成立会址,也是我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活动的重要据点和指导路桥(包括黄岩)革命活动的指导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戴大夫故居被列为原黄岩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台州撤地设市、路桥建区后,1996年1月经中共路桥区委、路桥区人民政府批准,戴大夫故居已成为路桥区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台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叁
林泗斋纪念馆
地点:新桥镇田际村五凤路139号
点位介绍:
林泗斋纪念馆位于新桥镇田际村五凤路139号。林泗斋(1891——1941年),原名林法亮,路桥区新桥镇田际村人,仅是原黄岩县第一个党支部的书记,而且是抗战时期黄岩的县委书记。艰苦的斗争岁月,折射出的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和巨大人格力量,他们用闪光的生命为路桥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肆
陈安宝纪念馆
地点:台州市路桥区亿利达路与
沿河北路交叉口西北200米
点位介绍:
陈安宝新纪念馆位于路桥区横街镇凤凰山下安宝广场(台州市路桥区亿利达路与沿河北路交叉口西北200米),新纪念馆总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660平方米。踏进陈安宝纪念馆新馆大厅,庄严肃穆,位于正门正中的是陈安宝将军骑马的戎装雕像,大厅的背景则是一块主题为“大好河山”的浮雕。纪念馆分为序厅、少年篇、军旅篇、抗日篇、壮丽篇、缅怀篇和尾厅七个主题展厅,展厅以幻影成像等现代化的展览方式,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实物来呈现陈安宝将军从孩提时期到牺牲前的人生历程,使之成为集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个性化和现代化相兼容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蓬街镇初心教育基地
地点:蓬街镇初心教育基地
点位介绍:
入镇口:主要以蓬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筑塘精神为设计理念,将泥弓、扁锹、竹簾等筑塘工具抽象化,充分融入到入镇口的雕塑设计之中。入镇口两侧的“筑塘逐梦、美丽蓬街”反映了蓬街人民在筑塘精神的引领下,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实现建设美丽蓬街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中心公园主雕:雕塑以一组筑塘人挖泥、肩挑、手持溜管打溜时引江归海、围海造田的场景。生动传神的展现出了整个蓬街镇的发展就是一部筑塘挖河、众志成城、敢让沧海变桑田的励志故事。雕塑外部以象征“拼搏”的抽象风帆现代结构,展现“筑塘逐梦”的主题。这里的“初心”二字,紧扣了习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更是让蓬街镇人民在回望历史、弘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筑塘精神”时,不忘建设美好生活的初心。
筑塘墙画:该墙画是蓬街各条塘的浓缩,从下上看,下面展现的是蓬街人民艰辛的筑塘场景,中间呈现的是如今蓬街人的幸福生活,上部的领克汽车、“V”标志、飞机等展现的是蓬街的未来发展。通过这幅墙画,集中映出了蓬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又形如河流,代表着蓬街的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