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
这个即将走红中国的研学产业,“尽”如此有趣!
政策新高度,消费新态度
教育新理念,研学新机遇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1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并对组织管理、安全责任体系和经费筹措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历经3年的国家研学政策落实及执行,2019年的中国研学旅行已由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单一角度,上升到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高度。
受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提高、我国研学游产业不断优化落地推行的双重影响,2017年,我国教育娱乐文化消费的GDP占比首次突破10%,以中国研学游为代表的体验式教育作为服务型消费模式的代表之一,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2010-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构
2018年,从多个网站关于《亲子研学游出行》的调查可以看出,作为新一代“80、90”的家长,他们对于传统教育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更加注重互动教育方式,提倡素质教育,对新的教育产品接受度也普遍较高。
2018年网络亲子研学游出行意向调查
调查显示,70%以上的家长了解过研学旅行,80%以家长表现出让孩子参加研学旅行的意愿。从研学旅行花费来看,从3000-10000元的占比也高达79%。新一代父母教育观念的革新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为中国研学旅游市场带来强劲发展动力。
2018年网络亲子研学游出行消费意向调查
综上,强而有力的国家政策、不断改变的消费态度、新一代的父母教育观念革新,让刚起步不久的中国研学产业便如浴春风,快速成长。
从国外研学现状
看中国研学未来
作为泛游学的概念的细分领域,研学游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发展上升时期。未来,中国研学产业将如何借国外丰富的研学经验为己用呢?
不妨先看看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研学经验的国家——日本、美国、韩国、英国等,如何结合国情,开展研学教育。
被称“修学旅行”的日本研学之旅
早在1964年,日本各中小学、院校就推出了,以“学习传统文化、走访历史古迹、参观国家公园,参与体验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主的修学之旅。据2008年统计,日本国内各中小学、院校对于修学之旅的实施比率均超过90%。
修学过程中,学校十分注意依据学生的年龄分段的不同,而制定不一样的修学体验,每次修学时间一般都在3天到15天不等,比如:小学生修学以“玩乐、参观”为主,学校会就近安排参观名胜点或者是集体泡温泉;初中生不仅去参观名胜古迹,还必须去教科书中出现的一些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城市景区观摩。
与中、小学生不同,高中生则更多是把修学旅游选在具有日本深远历史的地方,通过身临其间的实际感受,完成修学教育。这些修学的场所,一般是长崎、冲绳、广岛等地的名胜古迹,或是该区域内的历史博物馆等。
与公立学校不同,日本大部分私立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出国修学,从而吸引更多学子加入,以提高新生入招率。
当然,日本大部分举办“修学之旅”的学校,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日本企业、日本社会现状,也会不定期联合日本知名企业,比如:丰田、松下等株社,举办知名企业“修学之旅”,让学生体验企业不同部门职位的日常工作,以实践行动学习书本外的知识。
在日本,公立小学、初中的修学旅费均由国家和地方财务共同承担,该数额比重逐年上升。此举大大减轻了大部分普通家庭学生的修学之旅负担,国家强有力的研学基金是日本修学旅游的强力保障。
随着,日本政府的重视及大量资金的投入,修学之旅已经发展成为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如同“必学课”一般的韩国研学之旅
与日本不同,每年韩国大大小小的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研学旅游,其中最具特色的研学旅游当属韩国式的毕业旅行。韩国教育部门还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科目,纳入学分管理,学生必须修满相应学分,方可毕业。
当然,韩国研学旅游可选范围并不仅限于国内,比如:2014年,知名的韩国大学生“东北大长征”活动,穿越高句丽、敦化市、东京城等多地,进行研学考察,当然除了学校对于研学旅游费用的贴补外,学生还需要为旅行中部分费用买单。
仅凭“兴趣爱好”就玩转哈佛、耶鲁等名校的美国研学之旅
在美国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全看“心情”,所以研学旅游和夏令营、冬令营一样,只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提供一系列内容丰富的、选择多样的研学之旅,每到假期,这些丰富的研学之旅总是获得学生满满的赞誉。
对于美国一些高中生来说,借助多样选择的研学之旅,提前参观耶鲁、哈佛、斯坦福、伯克利等世界名校的校园活动,为将来择校提前进行准备。
不仅如此,部分美国高校还会定期组织高年级学生,去地球两端的南、北极圈展开为期近一个月的探险之旅,旨在让学生们在考察南北极半岛和周边的岛屿,观看鲸鱼、拍摄北极熊、冰山、帝王企鹅及海豹的同时,听取科学专家讲述的当地生态环境及当地历史。
当然,丰富多彩的美国研学产业,也吸引全球各地数以百万的学子欣然前往,他们或许只为看看凌晨4点半的哈佛图书馆、走近小布什、克林顿曾经研学的耶鲁课堂,亦或是在斯坦福贵宾室与约翰·汉尼斯,亲切合影。总之,看“心情”的研学之旅,才是全美研学最酷炫的出行方式。
“从贵族走向大众化”的英国研学之旅
作为现代旅游业诞生地的英国,对于研学的崇尚之风早在17世纪就已形成。早期的研学之风仅流转于英国皇室之间,每年夏季,英国皇室的御用教师就会带领王子们周游列国。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艺术的影响,欧洲大陆一大批人文气息不凡的国家,像荷兰、意大利、法国等地成为了众多英国皇室、贵族学子游学的目的地。
在游学过程中,英国皇室、贵族学子可以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及见识;还可以学习各国的语言和古典文化,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更有机会拜访名望贵族,涉足名胜古迹,从而收获丰富多彩的游学生活。
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皇室的贵族化的研学之风受到了削弱,大量的中产阶级和普通工薪阶层的子女加入到研学的队伍,促使英国研学从“贵族化”走向“大众化”。
随着英国研学越发的“大众化”,英国政府和教育部对研学旅行也越发重视。首先,研学之旅被纳入到地方教学大纲,不管私立或者公立学校必须开展研学旅行。其次,研学旅行受到英国各地区学校的大力支持。地方各学校特开“暑假兴趣班”,以招收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
与美国相似的研学旅游风格,学生可以选择参观全英范围内的各大名校,从整体上了解学校文化。但是,不同点在于英式研学之旅,还会为学生提供适合的研学旅行计划,比如:名校渐入式的访问、形式多样的课程指导、实时的课堂观察与实践等精彩内容,这比看“心情”的美式研学旅行,略多了一丝严谨。
综上,不管是被称“修学”的日本研学之旅,还是如“必学课”一般的韩国研学之旅,亦或是“随心所欲”的美国研学之旅,甚至是有“贵族之称”的英国研学之旅,它们前行发展的每一步,都向我们阐述了“游”与“玩”的重要性,如何将两者巧妙融合,是打造与普通旅行不一样的关键因素。
研学旅行和普通旅游的最大区别,除了观光游览,孩子们更需要学习和体验,如何高效将教育和旅行协同起来,避免“游而不学、学而无游”等现象的出现,是教育、旅游等行业从业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放眼中国研学产业未来发展,除了受国家、学校、学生家庭等三方决策影响外,或许多样化、跨界化发展的研学旅游新模式,也是下一个阶段撬动研学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点。
从“精英游”1.0
到“泛游学”3.0
的中国研学新模式
自上世纪70年代,国家为了培养尖端人才,开设了奖励留学性质的公派研学,哪个只有少数精英学生才能涉足的研学游,暂且称之为“精英游1.0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大众旅游时代开启后,以学校组织为主的全员研学旅行开始兴起,研学游目的地多以省市区域内政府公建的自然、人文、历史景点为主,研学游内容“重观光、轻教育”,以游览、讲解模式的单向教育为主,这个时代的研学游,暂且称之“观光游2.0时代”。
直到21世纪,由于“泛游学”的概念被不断提起,研学旅行作为泛游学的细分领域,也越发受到重视,因此中国研学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学校、旅行社、培训机构与留学中介之间开始实现跨界融合,双向互动式教育模式兴起,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目的地的选择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开发主体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地产商、教育集团、文旅企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这个依托“各行业跨界融合,快速发展的时代”,暂且称之为“泛游学3.0时代”。
在文旅、地产、企业三者融合的大时代下,因“泛游学3.0时代”而衍生出来的研学游新模式,涵盖科技旅游、乡村旅游、景区文化游及特色营地游等四大主题。
“研学+科技”模式——孕育中国科学家的摇篮
通过VR、AR、全息影像、3D/4D等高科技手段,以动静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项目,实现科技教育目的。此类科技研学旅游目的地,主要分为博物馆、科技馆、发射中心等场所,比如:荷兰微生物博物馆、图卢兹太空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海科技馆、梦东方·未来世界等。
以“荷兰微生物博物馆”为例,项目场馆于2014年10月开业,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Plantage区,一个致力于微生物领域科普的互动式博物馆,馆内通过一排排光学显微镜、鼓泡玻璃容器、显示器、3D显微镜等设备的搭建及展示,让参观者如同置身于实验室一般,实现了参观中体验,体验中学习的科普教学目的。
不仅如此,博物馆还通过人体微生物扫描仪,让参观者观看身体内时刻变化运动的微生物组群。另外,喜欢法式接吻的参观者,可通过博物馆KISS-O-METER专业设备,测量接吻时,你和另一半究竟相互传递了多少“微生物数量”。
“研学+农业”模式——亲近田园间的互动教学
通过“农业教育”、“休闲观光”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游玩,通过“身心力行”的方式,科普农业知识。此类农业型研学旅游的目的地,以休闲游玩配套为主,农业种植为辅,除了农业种植区外,区域内还设有农产品加工与交易、手工制作、住宿餐饮等核心配套区,比如:江苏田园东方、河北南和农业嘉年华、四川多利农庄、浙江绍兴蓝城农庄小镇等。
以“南和农业嘉年华”为例,位于河北邢台,项目占地约1400多亩,其中温室面积达50000多㎡,育有近1000余种瓜果蔬菜,该园区是南和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打造的农业经济综合体项目,其占地128亩的“农业迪士尼乐园”,涵盖了农事活动、宠物经济、职业体验、亲水活动、特色美食等主题,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在娱乐中实现了农业知识科普教育的功能。
“研学+景区文化”模式——中国优质景区文化的舞台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人文资源,4A、5A级景区更是比比皆是,借助景区资源,打造的青少年研学基地,通过亲近山水、感受自然、融入“玩”与“乐”相互结合的特色课程,实现青少年研学教育目的。此类景区研学游目的地,多依托我国知名景区资源,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为主,比如:云南古滇名城、江苏拈花湾、浙江良渚文化村、浙江嘉善云澜湾等。
以“浙江嘉善大云镇云澜湾”为例,凭借大云镇4A级景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以“研学+景区文化”模式,云澜湾运营商打造的华东奥德曼营地教育示范营地,不仅是集校外学习、社会实践、爱国教育、兴趣培养、团队合作和劳动实践于一体的中小学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平台,更是孩子结交朋友、快乐成长、获取知识的幸福营地。
云澜湾30000㎡的四季花海乐园,利用景区内四季花海资源,打造的特色研学课程,结合一年四季不同花季时节,为学子们传递“一花一世界”的中华传承故事。不仅如此,云澜湾四季花海乐园推出的“押花课”、“插花课”也是云澜湾奥德曼主题夏令营独有项目。
另外,依靠大云镇4A级景区绝佳的自然地貌,借助我国红色文化,云澜湾打造了一条景区内独有的“漫漫长征之路”。通过实地亲自体验,结合拓展老师讲解的方式,为学子讲述那一段段激昂奋进的中国两万里长征史。
“研学+特色营地”模式——探索户外无限可能
“研学+特色营地”模式始于美国,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发展,现在已经十分成熟,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宣布:6月为全美户外露营月,鼓励美国各阶层的社会人士,携手合作参与户外活动。
那么,在中国“研学+特色营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对于万科集团来说,营地教育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不仅开发了松花湖营地、九龙湖国际户外营地、良渚假日营地等多个户外研学营地,还与亿通、启行、世纪明德等多家教育机构联合设立了中国营地教育联盟(CCEA),以促进中国营地教育行业快速发展。
近日,一则“discovery主题公园落户莫干山郡安里”的消息,为这个聚集大量优质民宿的区域,又新添了研学旅行目的地的IP符号。探索频道是家喻户晓的全球知名电视频道,以对人类在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军事飞行、生活集锦、科技新知等,未知领域的探寻过程和冒险经历的精彩展示,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的种种想象和好奇,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驻足停留。
2019年,莫干山政府联手DISCOVERY主题公园运营方,在郡安里举办的首届越野运动会,不仅赛事精彩,每个单项目也都野趣十足,极具看点。
郡安里狗狗运动会
狗作为人类忠实伙伴,也是现代大多数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带上人类忠实的朋友,穿梭于莫干山郡安里,丛山峻林中,将是十分快乐的事情,不仅教会孩子与动物相处的技能,还可以锻炼孩子自身体魄,一举两得。
郡安里亲子泥泞跑
泥泞跑Mud Run是一项风靡全球的越野运动,源于英国特种兵训练。郡安里亲子泥泞跑,设置了穿越障碍、泥泞越野、充气式滑道等项目,让孩子在享受泥泞奔跑刺激感时,也得到身心与意志的磨炼。
采用“研学+酒店+特色营地”相结合而开发的莫干山郡安里,依托“discovery主题公园”强大优势,也推出了多个特色研学课程及研学竞赛项目,比如:青少年骑士院、岩壁攀爬、狗狗运动会、亲子泥泞跑等,这些项目及课程能够全方位满足孩子们对于野外探索的渴望。
从“精英游”1.0时代到“泛游学”3.0时代,中国研学产业告别了单一化、少数派式的研学教育,转而向大文旅时代下多渠道、跨界融合的互动式研学教育之路靠齐。未来,在中国研学产业之路上,一定会闪耀出更多“研学+”的上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