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
研学如何做才能有腔调?商业模式化运作,将会引它向何方?
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什么是研学,然后才能解决怎么做才能做好研学,然后才是进阶到“腔调”。
第一、研学,即研究性学习 ,国际上统称 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根据上边的回答我想再用比较生活化的语言方式解释一下“研学”,即是一个人很投入、很专注的一心完全投入到了学习或者游戏(玩)当中,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自我研究与自我学习和他人指导的一个过程。比如说,一个人喜欢打游戏,他就能够心无旁骛的全心投入到游戏当中去,自己的角色挨刀了,感觉是砍在自己的身上了。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出并找到如何打通这场游戏的关键所在。说白了,对于研学的关键点在哪,就是对于所学的内容,心底里有兴趣,不用谁多加看护,自己就主动去研究和发现。研学,就是在通过有兴趣的去做某件事,有老师或者前辈在旁指导着,使自己更好的快速成长。
第二、腔调,一般指音乐、戏曲、歌曲等的调子;说话的声音、语气。白话讲就是专业,让自己的学习,或者说是自我学习的能力有板有样,能够深得其精髓。
现在都在提倡研学旅游,在这里我想问个为什么,为什么要以旅游为切入点来做研学的项目尝试呢?搞清楚这一点,同学们在做研学时也有的放矢。这一答案还是要归根到人的身上,无论是小、中、大学生,多么天才、多么愚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即是玩。所以从玩为切入点,让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喜好开发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自主能力,在将来能更好的对待学习和工作。
如何能够实现研学有腔调,那就要有创意、有规划,能落实到地,才能达到即定目标。
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通过上边的主题资料显示,目的性太强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将研学旅游变成了移动课堂;第二、在旅游过程中,学习知识要点贯彻不下去,成果甚微。
在研学旅游中,我个人观点,有两个主要核心是:第一、抓准并开发出学生的兴趣点;第二、旅游就要做到放松身心、心情愉悦地去游玩。还是拿打电脑游戏做例,如果这一行为是学校老师留给学生的作业,每天都要达到某种程度和指标,学生们的身心会多出很多多余的沉重负担,乐趣就会大大缩减,主观能动性就会大大减弱,将主动变成了背动,最后进入了死循环。
在研学旅游中加入这些项,很大程度的丰富了游玩的内容,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增长他们的技能。同时,如果能够用游戏通关的方式将游戏和才艺整合到一起,那就更完美了。比如说,在游玩的一段路中涉及到了这个才艺,那么就插入这个才艺,让同学们进行展示、比拼。
做到对整个旅游路线的宏观把控。首先模拟整个旅游线路,将路程划分若干个段,将多项才艺内容加入其中,得到整合。就像游戏通关一样,你想要进入下一关,就要主动去掌握这一技能包括一门外语语言。
三、提升质量,升华研学旅行 近年来,中小学学生赴赴境外参加研学旅行的活动日益频繁,可是“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等指责不绝于耳。研学旅行应以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认识和理解为目的,丰富中小学的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增进与国外中小学学生的交流和友谊。因此提升研学旅行质量势在必行,也是发展研学旅行的必要举措。1、提升研学质量 为了避免“只游不学”的现象,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不但放松了身心,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领略到不同的文化、丰富了视野。因此,在研学旅行中应注重教学内容与研学活动的结合,提升研学质量;还要注重活动特色,可选择或包含环保、科技、人文、自然、历史、文学、艺术、体育等主题活动,确保学生寓学于乐。游后要求学生完成游记,一方面确保学生积极参与研学活动,另一方面也为确保研学活动的质量提供了测量的标准。2、提升旅行质量 为了保证研学旅行充分发挥其作用,保证旅行质量,我们首先应当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研学旅行应指派充足的带队老师,10-15人组成团队小组可避免人数过多照顾不全;并且举办者在出行前培训带队教师掌握紧急救险和医学急救的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等。 其次,应注重旅行路线安排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兴趣并得到切实锻炼。安排去遗址公园等旅游景点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基本情况,鼓励同学自主设计路线方案,自己当导游介绍遗址公园经典典故等。以此确保高质量的研学旅行,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保证了学生的参与性。3、提升人才质量 由于研学旅行市场还不够成熟,市场上的多数研学旅行都是由导游带队。虽然导游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但缺乏教育学生的专业性。因此,发展专业的研学人才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的重要因素。教育部门应针对培养研学旅行的专业人才下发相关的支持性政策,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各类高等教育院校应鼓励支持发展相关学科,培养出兼具丰富的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的研学导师,为研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相关导游培训机构也应当加强对专业研学导游的培养,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很切合实际,总体很明确,从带队人员到团队人数再到培养该人才,更进一步的壮大和完善并且能更好的完成国家提倡研学旅游这一利学政策。
品牌化经营,这一想法和行为如果要完成的更好,就像一个社会上的各个公司、企业和个人,术数有专攻,把各个事情分发到有这方面特长的人的手中。小而美的商业模式的进程和发展就是最好的成功佐证。将研学旅游商业模式化,原来是学校、老师要做的事,以后承包给专业做研学旅游的团队和公司,这样能够更加快速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并能乳化出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产业,同时更能很好地发展研学这一利国、利民的国家政策
五、严密组织,保障研学旅行
1、精心策划(高、精、特)学生游客将越来越多的受到旅游行业的重视,学生游客群体是未来旅游业的生力军,学生对旅行的要求更加严格明确,因此策划研学旅行时应当以“高”、“精”、“特”的标准严格执行。很多旅游企业忽视了学生游客群体,他们认为学生不具备充足的经济能力从而不足以支付高端旅游产品。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家长长期对孩子成长的重视,策划高端精致富有内涵的研学旅行产品更容易吸引家长对孩子的投资;其次,年轻人容易被各种独特类的活动吸引,年轻人更标榜自身的独特性,策划独特的研学旅行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2、严密组织(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责任明确)就目前情况看,教育主管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还需加强对研学旅行的认知,提高认识,充分重视研学旅行在素质教育中起到的重大作用。除了理念上更加重视之外,政府还需要在政策上提供支持,明确责任分配。教育部联合交通部、安全部门、水利部门、工信部等行政管理部门协同建立研学旅行协调管理小组,专人专项,确保工作责任下发至个人;同时,财政部门为发展研学旅行设置专项旅游发展基金,设置专项奖励经费来扶持旅行社及教育机构进行研学旅行产品开发,为研学旅行提供资金支持;旅游管理部门应协同景区景点门票做出让利,以及切实推进研学旅行市场发展。3、确保安全(旅程安全、活动安全、人身安全)安全无疑是研学旅行中各方相关者最重视的环节,学校及旅行社应确保学生旅途安全、活动安全、人身安全,因此需要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事后管理。在每一个环节都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让旅行安全成为令学生家长最放心的部分。无论这个事情有多好,如果安全出现问题,将会成为最大的隐患。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是最稳妥的,我们要相信专业不是。
上述的种种,如果快速的做到、做好并能落实到地,其实它是一项复杂的事情,复杂到它需要很多个原来独立的部门,现在要通力团结协作共同来完成这一研学旅游产业。两根筷子能够做到夹菜、吃饭,而更多的筷子放到一块,可做的事情就更多了。